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
1、工程概况
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主要建筑物包括土石坝(含围堤)、泄水闸、电站厂房、重力坝及船闸。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33.90m,挡水前沿长64.40m。土石坝总长18.6km,其中主河床土石坝长1251.51m,最大坝高12.00m。
(1)其监测仪器和设施运行年代已久,长达20余年。现今,观测设施陈旧、部分设施功能退化、观测方式均为人工观测。(共400多个测点)
(2)垂线和引张线系统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所用仪器设备为早期产品,存在仪器精度降低等问题。尤其是引张线沟渗水严重,日常观测及维护较为困难。(见坝顶引张线图)
(3)内观监测设施损坏较为严重,截至2019年12月,内观监测仪器完好率为68.2%;且部分监测项目正逐步缺失。 (见内观监测设施图)
(4)各监测项目均采用人工观测,观测周期长,工作量大;尤其在高水位期间(汛期),需加密观测频次,现场观测强度更大,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2、主要建设内容
1)环境监测系统:在厂区新建1套环境监测系统,用于监测PM2.5、PM10、噪声、温度等环境量。
2)量水堰:当前渗流量监测采用容积法。为了实现监测自动化,需根据现场实际设置量水堰,并安装堰流计,预计布设量水堰及堰流计各1套。
3)数据浮标系统:在库区合适部位增设1套数据浮标,用以监测流速、流向、水温、气温等。
4)气象站:在合适区域各设1个气象站,用以实时监测坝区气象信息
5)水温:在厂房及泄水闸上游面合适部位,各布设1条水温测线。
6)缝面开度:现采用游标卡尺对联接段缝面开度进行人工观测,拟在4个结合缝面各布设测缝计(位错计)4支,以实现缝面开度自动化监测。
3.总体设计方案
1)系统架构组成:①测量系统、②通讯、供电及防雷设备、③监测中心管理站及相关软件;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按现场监测站和监测管理中心站两级设置。
2)监测管理中心站设置在电厂综合管理楼。
3)现场监测站:现场监测站主要分为混凝土坝和土石坝两部分,其中混凝土坝设置7个现场监测站,分别位于原有人工测站处;土石坝设置15个现场监测站(分别位于各个浸润线断面处)。
对监测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存储、电源管理及监测数据上传和接收监测管理站上位机的控 制指令。
4)监测管理中心站:监测管理中心站负责本工程全部安全监测管理工作。监测管理中心站是工作站和服务器通过工程安全监测管理软件对现场监测站进行自动采集,其它人工测读的数据及所有与工程安全监测相关的文档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具有监测资料的初步分析和发布功能。
监测管理中心为后期建设的襄阳集控中心提供接口,便于襄阳集控中心通过有线通信方式对王甫洲监测管理中心进行远程集控管理。